2015年11月21日 星期六

【關於高師大跨領域藝術十年11/19、20 筆記】

【關於高師大跨領域藝術十年(與我有關的) 筆記】

前言:
跨藝所在整場的規劃上,可窺見其試圖打下下一個十年的企圖:

1.
第一天的開場找了夏林清,後來論文發表以社會運動有關,後試圖以藝術詮釋的幾個論文,ex:「日日春」的王芳萍(非常精采、可期待)、暨大的黃彥宜老師等,後評論楊友仁老師談到許多社群藝術、什麼事社群、倫理的定義在哪;下午的開場是前高雄館館長謝佩霓,討論美術館作為都市節點的益處,再來就是幾個案例的分享,可以看到台灣有很多人願意去試著,以藝術來跟人們發生關係的例子。再來就是討論另外一種跟社群發生的跨領域藝術,可惜沒能看到論文,是相當精彩的一堂,邱俊達對於流動的社群的闡述,他論文中討論到陳界仁對於流動社群的企圖,這也提醒了意圖成為藝術家的我,對於自己的作品,該要有更高的企圖心,以及視野該以陳界仁「幸福大廈」為典範,作品該要拉高到什麼程度,究竟作品要給多久以後的人來看。

key word: George Bataille。

整場研討會最精彩的就是從密度很濃的下午,稍稍一分心就聽不懂的理論,開始。

2.想擁有「與社會交往的藝術」。

第二天是黃建宏老師的味道,老師討論很多生命政治的例子,本以為這應該是我最不熟的區塊,但這竟然可以與在南投的經驗作結合,聽的津津有味,從味道這一個議題,談論到我們失去了「講故事」,聽故事的興趣,但這是我們最需要的,味道可以重新以想像去建構它。也談到,很多社群藝術搬到美術館中的時候,藝術家最care的藝術性反而消失了,藝術家該如何去面對藝術性消失這樣的困境呢?還是...?

還有駱麗貞老師談到太陽花學運(這也很熟)、還有說目前沒有現成物的檔案文件討論文獻的黃金福老師、以及在英國伯明罕讀書的董維琇老師(後來有討論到很多關於人類學式的創作部分)。John Latham、Fluxs、Barbara Steveni、Sarat Maharaj;下午是高俊宏的分享,他分享很多他在東亞的經驗,OASIS project。下午的圓桌論壇也是相當精彩的,龔卓軍老師給了幾個意見,就是是否該設人類學(民族誌、土地倫理的思考)的學科?以及跨藝所的手作、身體感創作的問題,最後就是展示,甚至還以越後妻有(人家是相當緩慢的完整每一個作品展覽的步調)的經驗分享要是有人有在做五年、十年的作品一定要告訴他!(就是我啊,我的作品還沒有做完,哭)

沒想到雨竟然從高雄開始一路由南往北下了起來,昨夜我們在高雄的亭仔腳下的攤位吃晚餐,一道閃電劃過黑夜,雨就滴滴答答地澆濕乾涸已久的土地。

今日內地也下了雨。

2015年11月5日 星期四

2015.9.19【China town飲茶】

【China town飲茶】
沒想到「金麒麟」翻譯成英文就是「unicorn」,這同時也是「獨角獸」的英文...orz
去China town飲茶,早期的China town仍保有過去許多亞洲人移民到美國開墾的氛圍,甚至還有許多紀念早期移墾的碑文、銅像等,跟後來許多中國人自己聚在一塊的China town又不太一樣,老的China town主要的語言是粵語,很多人都說來到這裡,不會說粵語就不是唐人,這是屬於早期來美國移墾的亞洲人的驕傲阿。
吃素的我們去飲茶,真的不太划算,有太多東西都不能吃了T__T。飲茶餐廳內的整體氣氛,很像李安拍的飲食男女之類的影片,走在China town才發現原來電影裡面的感覺是這樣子的,穿著旗袍,推著餐車,每一桌上都搭配著一壺茶,喝著茶配著小點心,說說話,似乎總有說不完的話。
話說,沒機會進入聯合國,有朋友在裡面工作說可以帶我們進去的....遺憾啊,搭公車路過時只好拍拍照紀念一下。

2015.9.26 台灣自己什麼時候決定自己的未來呢?

跟美國矽谷朋友坐在公園裡面,以不太流利的英文聊天,
聊到臺灣的未來,他也很好奇台灣人自己的想法,
究竟台灣自己對中國的想法是什麼?
是要在不知不覺之際被統了?還是要堅決走自己的路?
恰巧可跟在國內的經驗做結合,也是說了許久。
他說,美國因為台灣對中國曖昧不明的態度,
所以美國直接駐軍在菲律賓(最近剛好也有菲律賓邀請美國駐軍海灣的新聞),
我們害怕打仗,所以希望維持現狀,又希望能夠有美國的庇護,
可是個性清楚的美國人,
希望聽到我們台灣人更多對於台灣自己主體的想法,
才決定他們要怎麼做,當然這不是很容易的問題,
但對經歷越戰的美國來說,在這件事上會有更細微的做法,
這樣的對話其實還挺有意思的。
很多美國人都很關注。
他說,美國很多人都關心臺灣的未來,這牽涉到美國與中國的關係,
美國等國都在關心台灣了,台灣人自己呢?

2015.9.27林爽文的爺爺在草屯買地

2015.9.27
聽說這是 ‪#‎林爽文‬ 的爺爺在草屯買的地耶。
好酷。
----
【草屯鎮之聚落發展與宗族發展*】
林美容 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  
乾隆三十五年林霸向何世榮買得坐落下溪洲埔園一甲二分;乾隆四十年向房姪林理祥(族譜無可考,恐是遠房姪)買得下溪洲月眉厝前埔園一甲六分;乾隆四十一年又向蕭情買得溪洲尾舊䊵後園一甲二分半,同年與 ‪#‎林恪‬(族譜無可考)及六房姪(同高祖之姪輩)林富向陳施氏合買舊社(當指北投社)前溪洲熟園三甲三分。http://twstudy.iis.sinica.edu.tw/…/Vil…/CaoTunJuVillages.htm
‪#‎也品文藝工作室‬

2015.9.29

2015.9.29
最近很乖、很努力地寫 ‪#‎林爽文‬ 的稿子,
比寫碩論還認真。
(真的不蓋,去年畢業前遇到318學運...所以..知道了吧)
今年暑假也比去年暑假寫稿還要認真多好倍修稿...
現在也很認真的寫論文,有時會進入入定無我(?)的狀態。
反正人家現在對臉書有點厭倦感,
加上C國要加入臉書之後,更覺得....
哪天臉書ID自殺的話,請自動加 google+ 謝謝orz
好啦,不玩了....我要去寫論文了。

2015.10.2 清末日初,原住民服飾

2015.10.2
本文重點在於參考其衣著,非文字內容喔....
在研究17、18世紀的臺灣,
日本人對臺灣的研究資料還是具有相當程度的考據價值的,
當時資訊不流通、交通遷徙不易,
直到20世紀中期臺灣還有很多農村的小聚落都維持當時生活的模式。
不管如何,研究 ‪#‎林爽文‬ 的我們,看到前人對臺灣的紀錄總是相當感激的,
當時族群的狀況都比我們想像的要來的嚴重許多....
所以族群間的械鬥、出草也是很常見的事啊。
https://www.facebook.com/AustronesiaFormosa/posts/355170124660239

2015.10.4「國姓」的「外國姓埔」

2015.10.4
有人知道「國姓」的「外國姓埔」在哪嗎?看地圖老半天,才發現是「內國姓埔」.....阿阿阿(抓頭)
個人覺得自己已經開始有強迫症了, 看到不知道的古地名, 就開始瘋狂尋找, 儘管它跟 ‪#‎林爽文‬ 論文無關....orz
---- 「烏溪為入社北路。自彰化縣東之北投北行,過草鞋墩,至內木柵、阿發埔渡溪,東 北行至火燄山下五里,過大平林,入山十里,逾內龜洋,至外國勝埔,更渡溪而南,二十 五里至埔裏社。 」

2015.10.9 各式林爽文的連結

2015.10.9
看完之後,身體一路雞皮疙瘩由上往下,
難以想像人類的情感過了七十多年仍可以繼續延續。
這讓目前撰寫 ‪#‎南投學‬ 24號要發表 ‪#‎林爽文‬ 【‪#‎1786年林爽文在台灣南投的逃逸路線‬】論文的小妹,認為在近230年前的「林爽文抗清事件」在台灣仍有其討論的空間。尤其又面臨林爽文身為 ‪#‎天地會‬ (今日洪門,中華統一促進黨) 的頭人,今日更有其辯證的價值阿,不過小妹要繼續說,林爽文當初可是讓乾隆皇帝知道台灣有天地會存在的頭人喔,要是看到今日這樣發展,不知道他會怎麼想呢?
話說得遠了,幸好還是有前人 ‪#‎kano‬ ‪#‎海角七號‬ ‪#‎阿罩霧風雲‬..etc 走在前頭,研究日本之前林爽文的我們,還不至於感到過度孤獨、空虛與冷阿。
好啦,不多說,繼續整理去,
此次的發表,相較之前,有很多小妹自己之前也從未發現的區塊喔。
http://www.cna.com.tw/magazine/43-1/201510080012-1.aspx

市府搭橋牽起台日師生情 真實版《海角七號》在烏日現身

發稿時間:2015/10/08 16:27
最新更新:2015/10/08 16:27
字級: 字級縮小字級放大
日本《朝日新聞》在今年5月9日的晚報頭版,大幅報導發生在台中的跨海師生感人故事。
在電影《海角七號》中,
郵差阿嘉因傳遞一封寫有日治時期地址的信,
讓大時代的小情愛,得以牽起兩端思念。
如今在台中烏日,
也出現了真實版的《海角七號》故事,
幸好有台中市政府與中華郵政居中牽線,
讓這段中斷超過一甲子的跨世紀師生情,
可以再續前緣。

2015年2月,台中市烏日區的郵差郭柏村,分配到一封寫著烏日舊地籍、收信人為「楊漢宗」的日文信件,按照規定,這封信因投遞兩次不成,依法應原件退回。但郭柏村不死心,他與郵局專員陳惠澤討論後,認為每封信承載的都是一段情感,尤其這封寫著舊地籍的日文信,可能別具意義。因此,陳惠澤透過當地耆老輾轉詢問,郭柏村更是逢人便問,終於在半個月後找到收件人之子──曾任烏日榮泉里里長的楊本容先生,成功投遞了這封遠渡重洋的信件,讓這段中斷達76年的台日師生情,就此連上線。

薄薄信函 濃濃深情


現居日本熊本縣、高齡106歲的高木波惠女士,幼時隨父親職務派遣來台生活,她自台中第一女子高校(今台中女中)畢業後,便任教於烏日公學校(今烏日國小),直到太平洋戰爭前返回日本。

當年花樣年華的少女,如今轉眼已是百歲人瑞。今年初,當她在日本看到電影《KANO》時,回憶掉進與電影同樣的時空裡,她想起曾任教的烏日公學校,更想起班上那個在收聽電台轉播球賽後,都會與同學分享實況的班長楊漢宗,不知當年的孩子,如今是否安好?於是,高木波惠請女兒代筆寫信,將思念飄洋過海傳給70餘年不曾聯絡的學生。

不過,89歲的楊漢宗因臥病在床已不復記憶,兒子楊本容本著想為父親完成這件事的孝心,與陳惠澤兩人到處奔走尋人,經過數月的時間,終於陸續找回當年曾跟父親一起受教於高木波惠的20多位學生。

這些高齡8、90歲的長者,在小學畢業70多年後,得知海角那端的思念時,都非常興奮,就像回到小學時期那般朝氣十足,甚至希望「揪團」赴日探望恩師。但是,遠渡重洋對這群長者來說並不是件簡單的事,拜現今網路的便利,「視訊」便成為跨洋相會的首選。

在台中市長林佳龍得知此事後,便決定促成好事,透過官方管道協助聯繫、協調視訊的可行性。在烏日郵局專員陳惠澤、楊本容先生、烏日國小、日本交流協會的小松庸人先生、朝日新聞的鵜飼啟先生、熊本縣國際交流課、台中市政府秘書處,以及免費提供視訊軟體服務的台灣威立方股份有限公司等單位通力合作下,這項視訊作業,終於得以在2015年9月8日順利進行。

百歲學校 百年樹人


在台中市政府的協助下,讓這「另類同學會」分隔七十多年後能再度聚首。
9月8日午後,陽光灑落在烏日國小大禮堂的視訊會場,將氣氛渲染得格外溫馨。20多位年屆90的「老」學生們,有的拄著拐杖、有的坐著輪椅,也有人身體硬朗絲毫不見龍鍾老態,他們在市長林佳龍陪同,以及近百位烏日國小學生們的歡迎下進入會場。分隔70多年再度聚首的「另類同學會」,讓他們緊握著彼此的手互相祝福,雀躍的等待與老師相見的悸動。

這場跨世紀的見面會,對今年適逢百年校慶的烏日國小特別有意義,更有師道傳承、百年樹人的敬師深意。烏日國小特別準備了一部影片,以老照片編織起回憶的密網,透過視訊向遠方的高木波惠,傳達烏日國小近80年來的回顧與轉變。

當年任教於烏日國小,帶領低年級生的高木波惠,給學生的印象是相當溫柔且很少發脾氣。她對家中經濟較差的學生,甚至會自掏腰包購買學生制服,還會利用閒暇教導學生縫紉。雖然太平洋戰爭前,高木波惠便返回日本,但是在她的腦海中,一直對這群台灣學生念念不忘。高木波惠在年初寄給楊漢宗的信中寫道:「每當看到旅遊節目介紹台灣,我就會覺得既熟悉又懷念,很有親切感。」

「老」學生們看著影片中一張張的相片,回憶每個時空的當下,這不僅是烏日國小的校史,更是整個台灣珍貴的歷史記憶。收信人楊漢宗的兒子楊本容先生,也大方捐出高木波惠信件原稿,做為烏日國小校史館永久留存的記錄。

2015.10.11 永遠少了一絲資料的【林爽文】

2015.10.11

最近為了發表 ‪#‎林爽文‬ 的論文,本來只是想整理一下他在南投的路線,只是沒想到又多增加了許許多多的圖片。
事實證明,每一個女人的衣櫃、鞋櫃永遠都少一份,小妹的林爽文檔案庫,永遠都少最關鍵的那份。orz
這幾天放連假,外面的重機轟轟轟的來去,難得偷閒一下就是跟家人張先生、張太太、 Anna Chen 、 Connie Chang 一起吃飯,準備出門吃晚餐的時候,還雙眼昏花、不斷打呵欠,地圖在腦袋不斷的旋繞,在高速公路上還不斷研究林爽文家鄉附近的山勢地形,是中毒太深嗎?
晚上吃飯的時候,還去餐廳附近的 默契咖啡拿了 ‪#‎台灣國護照貼紙‬
今天又一整天跟南投內山的風景度過了,雙眼微酸流眼油~~~~不過南投內山的風景真的太漂亮了,有幸跟著林爽文跑過一次,真的都不嫌多啊,隨著時間更迭總會有更新的發現喔,有新的發現真的是超級幸福的阿。

2015.10.14關鍵樞紐

2015.10.14
沒想到這兩天的研討會收穫驚人啊,其中牽涉到未來發展的關鍵要素。
還遇到高師大 ‪#‎跨領域藝術‬ 研究所的所長瑪俐老師,真的太驚人了。

2015.10.16 感謝,南投學

2015.10.16
儘管已經研究過 ‪#‎林爽文‬ 在南投的逃逸路線,但是此次還是很感謝 溫宗翰的分享資訊,小妹才會想要試著丟稿 ‪#‎南投學‬,在此再謝謝 宗翰 smile 表情符號 :)。
此次撰寫的過程中,有很多更新的發現,也意外地得到更精確的路線,這是一開始研究時難以置信的,過了近兩百四十年之後,竟然還是可以找到越發靠近林爽文的逃逸路線,那些近二百四十年前的路線阿(內心滿滿地感動),字打一打竟然手心微微發涼,大概是越來越靠近了林爽文從南投抵達台中的路線了喔。
這陣子重點研究林爽文在南投的逃逸路線,此照片是靠近名間受天宮附近的 ‪#‎林爽文古戰場‬ ,個人其實對於玄天上帝與林爽文之間的關係感到萬分好奇阿。
若說這個過程當中有什麼遺憾的話,就是我還是幾乎找不到更多埔里與林爽文相關的文獻了哀,有沒有埔里的朋友有看到相關的文獻呢?拜託拜託了。
南投學報名已經額滿囉,請想去的朋友去現場排隊喔!
http://activity.pu.edu.tw/actnews/news.php?Sn=130&NSn=339

2015.10.18 無法停止掉淚的「灣生回家」

2015.10.18
太恐怖了,一邊看,一邊哭。
完全可以想像進電影院會會哭到什麼樣子.....
灣生的爺爺奶奶們是如此地愛台灣,台灣人呢?
「我家在吉野村郵便局,現在還看得到嗎?」
「我家在吉野村郵便局,現在還看得到嗎?」
「我家在吉野村郵便局,現在還看得到嗎?」
-----
 過了一個多月近兩個月,家裡來了一個人,他自稱是富永勝的二哥,從新幾內亞回來。他回來的第一句話是,媽媽可好?富永勝告訴他,媽媽在三個月前往生了,她來不及等到房子蓋好,她來不及等到哥哥。富永勝問他:「戰亡單上有你的名字,你不是已經因公殉職嗎?」二哥回答,新幾內亞是人間煉獄,日本戰敗了,所有游擊隊員卻不知道日本已經投降,小隊長還叫大家游擊戰,一直往深山跑。直到最後沒有食物,等有人生病,每個人眼睛就看著那個人,等他病死,吃他的肉;有人受傷了,大家不願意給他藥,等他命危,大家才可以吃他的肉。就是這樣熬過來的。終於有一天被俘虜、被發現了,才知道,其實日本早在好多年前就已經宣佈投降了,才終於可以經過漫長的輾轉,到了戰俘營、被審判、被關,由美國的人權主義者送回到日本……。這群戰俘裡不只有日本人,還有很多台灣人。

2015.10.20 隨著長大而變粗的神經

2015.10.20
看到這,發現自己已經離小的時候遙遠了。
年輕時,總會有覺得自己渺小的時候,
當目光不在自己身上時。
越來越老,
似乎都不太有這些感受,
忙碌填滿、理想填滿,
生活都被填滿時,看是無暇想那些,
似乎人生也就是這樣吧。
晚安詩

看見躺下的樣子像字
逐漸變小,才想起
問你是否願意
寫些字給我像在太空
每個筆畫都是氧氣
 
你在的地方下雨了嗎
像我這邊一樣
落下的雨都是針
將日子縫起
傷心就不會被看見
好想問問你那裡
是否有雪落下時靜謐
空氣中也充滿神祕
 
那你願意聽我唱歌嗎
願意看我做些
笨也沒有關係的事嗎
我看到雨匯聚成一片水窪
默默地想你
會像水那樣嗎
像水那樣流過我
溫柔像羽毛浮在大氣之上
像我仍在羊水時
沉默看著世界
對於一切仍未感到恐懼
仍未絕望的樣子
 
如果你願意
如果你願意
如果生活像你
如果我像和煦的日光
如果我像和緩的大氣
如果你在
如果我在
那我願意,我願意
 
 
──宋尚緯〈說話〉

2015.10.21 大武壟之戰 之感傷

2015.10.21
‪#‎林爽文事件‬‪#‎林爽文‬ 的 ‪#‎大武壟之戰‬
發生此戰役的時候,林爽文人已經在台灣的斗六門。
而福康安已經解了被包圍五個月的諸羅之危,
他繼續南下,希望能夠解他後顧之憂,
別在他北上攻打林爽文大本營大里杙的時候,打他屁股。
今日大武攏附近仍留有很多當時聚落的模樣,相當具有古意,很漂亮。
可是我們卻難以找到其跟林爽文事件的關聯了....嘆。

2015.10.23【快樂聯播網89.5,周日早上八點-九點播放】

2015.10.23【快樂聯播網89.5,周日早上八點-九點播放】
感謝 ‪#‎新文化協會的‬ 彥斌大哥的邀請 ‪#‎也品文藝工作室‬ 上廣播節目聊 ‪#‎林爽文‬
沒想到一談居然難以停止,欲罷不能。
也感謝媒體大亨的引薦認識 grin 表情符號
此次的節目讓我有一些感受,
來自中寮的彥斌大哥說著自己小時候,有兩個節慶一定要去,
一個是南投的城隍,原本是六月14號,後改成六月15號,
還有中寮旁的集集大眾爺的八月二十三號,
集集會熱鬧整整一個禮拜,家家戶戶請吃兩桌飯,
好像全國的攤位都去集集擺攤了,
不知道為什麼彥斌大哥的描述總會讓人憶起集集過去的風光。
也憶起了那些過去剛開始研究 #林爽文 的日子,
那時候什麼都不懂,我們大概是相當早的返鄉青年吧,哈哈
當年因故讓我不想再去多接觸關於地方上的事物,
研究的學術論文的方向改到研究 林爽文 這一個方向,
也算熬了許久,謝謝彥斌大哥的鼓勵與支持,真的很開心! grin 表情符號
備註:網路可以直接收聽 ‪#‎快樂聯播網‬ 由 ‪#‎新文化協會‬ 陳彥斌執行長主持的節目啊!

20151023林爽文研究心得,歷史的必然性

2015.10.23
其實在研究 ‪#‎林爽文‬ 的過程當中,我們一直抱存著疑惑,究竟為什麼有些人不跟著一起抵抗腐敗的清國呢?
這其實是一直在思索的,直到今天跟其不跟隨人們的後代辯論,我才知道每個人在思考一件事情的時候,背後有一個核心,所有的思想、做事、習慣等,都是繞行在這一個核心上。
他跟隨著他的祖先前進著,他跟著祖先一起思考著,祖先做了什麼樣的事情,他就會做什麼樣的事情。
原來有時候,歷史的必然性是從這裡而來。
那麼,我們究竟要怎麼要跳脫歷史的必然性呢?
首先,我們要學會獨立思考,我們要學會自己去思考,不人云亦云,才能夠擁有自己獨立思考、判斷的能力。
我想,這是台灣人最欠缺的。

20151024林爽文的族群之間的關係

2015.10.24

https://www.facebook.com/notes/cheng-yi-huang/那個夜晚的重量/10153716192528809
非常值得閱讀。
研究 ‪#‎林爽文‬ 的路上,目前尚未遇到爭執不休的狀況,
但是在近240年前,每一個族群都有自己或生、或死的決定,導致後來「林爽文抗清」這一件事有了後來我們知道的結果,甚至於後來的 ‪#‎義民廟‬ ‪#‎蟒袍‬ 等。
好的,這與這一則有什麼關係呢?
過去事件發生的時候,發展到後來,也有類似「‪#‎小心匪諜就在你身邊‬」的情況發生,讓後來的人們不願意在族譜上標誌完整的家族,因為有些族人的立場是與後來的政治正確不一樣的。
我們可以看到族譜裡面有些人的人名被塗掉了。
昨日我在一邊弄今日要報告 ‪#‎南投學‬ 的PPT的時候,與親清國的義民後代「溝通」,其實他(不是只有他一直提醒我,去年去大武壟的時候,那裏的媽祖也這樣勸著我)讓我想到,對於過去240年前的事情了,後來有些因此而上升的既得利益者,有些因此衰敗、流放、流亡、改名換姓。雖然是240年前的事情了,難道不會有痛嗎?變成我們訴說這件事,不是那麼簡單地只要正名林爽文就好,背後還有更多需要我們去小心、去努力的。
也許先人們什麼也都不會說,就像我一樣,最後我也不知道為什麼後來我死掉沒有嫁出去之後要拜兩個祖先,為什麼會這樣,因為他們不願說,總是秘密。
先人們以為有了秘密,就會沒有痛,殊不知那也是另外一種精神糾結,會有羨慕如葛哈巫族清楚的血緣,當然他們也不會懂為什麼有一群更難以了解自己是誰的人們的情感。
先人留下來的謎,後人無知的結。
這些都要跟吳叡人老師講的一樣,要打開謎、打開結,就是政治。

2015.10.25【發表南投學之後的心情】

2015.10.25「在發表【1786林爽文在台灣南投的逃逸路線】之後的心情」
過去並沒有想要踏入歷史的殿堂,
只是想做與 ‪#‎林爽文‬ 的對話創作,
但為了瞭解他,沒想到竟是一個這麼大個坑。
首次在 ‪#‎南投學‬ 公開發表有關林爽文的論文,
比自己想像中還要不容易,
感謝文史界的前輩教授們給我的建議,
從出版的文獻當中立體出來的感覺特別不一樣,
好有粉絲的心情!
前輩們跟我說,這段過程我們都經歷過,
的確是督促我繼續前進且更嚴謹的動力! heart 表情符號
照片來自:靜宜台灣研究中心

20151029【寫稿筆記】

2015.10.29
昨天在不專心寫稿下,一邊看著 ‪#‎連城訣‬ ,
竟一發不可自拔地看到了凌晨兩點半。
今天早趁空看了 ‪#‎李喬‬ 前輩的 ‪#‎寒夜三部曲‬ 的第三步 ‪#‎孤燈‬
意外地發現兩者的筆法相當地不同,大概是在如此緊湊底下看的小說,所以對於筆法的描述有清晰的感受。
先別就內容上來說,孤燈的筆法顯得細膩,整體劇情上的描述與堆疊因細膩顯得立體,所有的人活生生地在眼前出現;連城訣上來說,劇情顯得緊湊,在歷史的著墨上卻不深,但是因其對於武功的想像,給出了觀眾空間有想像力讓劇情繼續延續。
真有意思!

藝術的「土地感」

2015.10.31
這樣的想法與思維跟高師大跨領域藝術研究所的思維很像,有多少人要讓藝術擁有「土地感」?在當代藝術界來說,是相當稀少的。
一來藝術本身就是一個需要花時間的領域,若再加上「土地感」,不知道要花多少時間呢?二來是,台灣的教育本身就沒有什麼「土地感」,在此之下,創作出來的作品,真的有這樣的理念、感受在其中也是相當稀少的了。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920539948026997&set=a.281826978564967.67393.100002130008418&type=3&theater

第二次上新文化協會主持廣播

2015.11.1
喔,居然忘了聽廣播了,這次上來又從音樂開始聽了orz,
此次播放的是 ‪#‎玉碎‬, CHTHONIC 閃靈 的歌曲,
相當符合林爽文後來的選擇,要義勇奮死,還是要活呢?
相當有感覺、符合1786年的林爽文事件的一首歌.......。
第二次與 Anna Chen 一起上新文化協會/ 陳彥斌執行長 主持,
談 ‪#‎林爽文‬

2015亞洲雙年展

2015.11.1
周五(10/30)廣播之後,就在國美館附近去看了 ‪#‎亞洲雙年展‬ 的 造動。
覺得策展人的功力過了四年之後還是沒有進步啊,聽說中國還是韓國(哪我忘了)也要弄一個亞洲雙年展,倘若台灣自己本身策展的技術、sense沒有加強的話,哪天被邊緣化也是相當有可能的....(儘管台灣已經夠邊緣了orz)。
看到幾個不錯的作品,在藝術的面前,其實真的騙不了人的,可以覺得內在的靈魂獲得滋養,當然內心一直沒有放棄以過去學習的藝術的語言表達‪#‎林爽文‬ 的可能性,但手邊已經開始進行另外一個跟他有關的計畫了,只好先放著哪天時間夠了的時候再繼續。
此次有個藝術家 sutee kunavichayanont 的作品「歷史第二堂課」,相當發觀者深省,抱歉我沒有放上來(相關作品網址:http://ppt.cc/CtwIn)。
也去看了二樓蕭勤的個展,一個藝術家對於自己的作品面前是相當誠實的,這在世間是一個相當珍貴的;不知道何時起,去看藝術展覽已經成為澆灌、滋養靈魂的一種方式了,大量的閱讀都沒有辦法取代的方式阿。
‪#‎也品文藝工作室‬

【OO,聲音地景】

2015.11.4
【OO,聲音地景】
原來聲音地景只是讓我們知道自己的耳朵對於聲音還是有感覺的,
這讓我想起過去總會戴著耳機出門的日子,
耳朵接收到的連結到大腦、眼睛,
那些非流行的音樂、聲音與外面的風景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感受。
戴上了耳機,看見的生活就變得像是電影了,
這大概也是為什麼那些顆粒狀、立體被記錄下來的聲音動人的原因,
一切都不再平面了。
(雖然這跟馬習的約會很跳痛,但總要紀錄一下日常,無奈嘆氣)

2015年9月4日 星期五

0804【美國東岸、西岸】

【東岸、西岸】
去了紐約的Chelsea附近的畫廊之後,
前天去了一個島附近的舊金山的Sausalito,
那附近剛好有畫廊,
我們就開心得進去逛了。
舊金山Gallery的繪畫風格就跟舊金山一樣,
開朗、樂觀、陽光、繪畫風格較為寫實,
與東岸的觀念、概念、現代的抽象藝術截然不同。
昨日去了San Jose的down town的Museum of Art,
小巧可愛的展覽,總共三層樓,若連地下的兒童手作室都算進去的話
(下次寫一下這個,也是挺好玩的,可供國內的兒童藝術館參考)
這個museum雖然看似一下子就看完了,相對於 Metropolitan museum來說作品少了很多,
但是可以充分地感受到策展人的用心,
可從當中對於藝術家的影片介紹中窺見,
讓觀眾可以了解這一個藝術家為什麼執著於繪畫自己的手、藝術家的生活背景等等,是不那麼heavy的museum。
相對每天都follow讓人悲傷的台灣黑心課綱,
美國San Jose真的好開朗的地方哀。
照片:https://www.facebook.com/Just.in.sense.tw/posts/951630241564175

0811【「Doris Salcedo回顧展@古根漢」】

【「Doris Salcedo回顧展@古根漢」】
突然發現自己不是很會記藝術家的名字~
不管中英文都是。
聽說這一期 ‪#‎今藝術‬ 會報導這個藝術家「Doris Salcedo」,
剛好去古根漢的時候有看到,
恰巧也是古根漢的作品中少數喜歡的,
有意思的是,搜尋了她的相關作品,
剛好看到這一個作品,幾乎在古根漢還有在紐約的MOMA都有看到
This piece, using disembodied children's clothing is no doubt an attempt to work through some of these difficult memories.
頓時變成她的fan了~
她的作品真的很有張力,同時也將想法與作品之間融合得很好,
突然期待回去看「今藝術」的雜誌了,但在此之前我會先用不怎順的英文研究一下,她的作品、想法之類的。
藝術家Doris Salcedo曾說
「生存在一個充滿暴力的國家,你無法表現得暴力沒有發生,這也是為何我認為藝術具有某種方式來建構平衡。藝術,不是提供答案,而是提出問題。」
怎麼講出那樣棒的話呢,我都快融化了.......
面對出自於這樣的國家,面對那些不公義的暴力,以及失衡的國家系統等,看到她,覺得藝術還是有它的一定的難以言述power的。

照片:https://www.facebook.com/Just.in.sense.tw/posts/954507877943078

0816【Kids' handmade of San Jose Of Museum 】

【Kids' handmade of San Jose Of Museum 】
上次去了San Jose的downtown看了作品整體精緻的展,
說要分享關於「兒童」逛兒童館的想法,
其實也不能叫做兒童館,它就是可以讓兒童去玩的地方。
它位於San Jose of Museum的地下室,
裡面有一個很像扭蛋的機器,
只要丟進去4個quarters(一美金=30NT左右)進去,
它就會丟出來一個鋁箔的包裝,
包裝裏頭會有一個暗示,比如做一個機器人或者動物,
當中放了許多回收的杯蓋、處理過的安全鐵片、毛毛鐵絲等等,
「動手現場」還放了許多顏色的紙膠帶、色紙、膠水等,
接下來就完全看孩子們的創意囉。
結果兩個小孩+三個大人,
還有對面的一對外國人情侶,共五個大人、兩個小孩,
玩到整個Museum都要打烊了,
才依依不捨地放棄手中要讓動物長得更完整的想望後離開。
真的太好玩了~~
照片由此去:https://www.facebook.com/Just.in.sense.tw/posts/956686494391883

0818【San Jose聖荷西的隱微族群問題】

【San Jose聖荷西的隱微族群問題】
聖荷西的產值靠50年代來到聖荷西的台灣人,
以及後來陸陸續續來到的中國人、印度人,
打造出創業矽谷。
在2008雷曼兄弟爆發的經濟危機之後,
果斷的印度人攜家帶眷的有了回家潮,
但在聖荷西矽谷這裡還是有不斷湧來以技術移民的中國人、印度人,
某任的聖荷西市長說,若沒有台灣人、中國人、印度人,
聖荷西就不會有這般的創業風景。
早年科技業的老闆大多是台灣人,之後轉到印度人,又後來轉到中國人,
現在的台灣人在聖荷西是少數,
所以可以觀察到中國人與印度人對於科技業、賺錢之外的角力,
雙方誰也不跟誰打交道,
中國人不去印度人的菜市場,當然印度人也不,
彼此的生活圈涇渭分明.....。
在紐約曾在印度市場購買菜與水果的美好經驗之後,
在聖荷西也想要去逛一逛印度市場,
看看是否也像在紐約一樣,充斥有活力的印度人、還有一籮筐的新鮮便宜的蔬菜水果...
一兩次採買下來,總感受一種沉悶與不友善的氛圍,
難道這就是某種隱而不發的排中心態營造出來的的氣氛嗎?
也許他們排中、但不排台?台灣離印度實在太遙遠了,
然而對印度人而言,他們要如何辨別中國人與台灣人呢?
只要聽說著這些腔調,他們就認定為中國人,
於是些微的刁難、冷眼旁觀、非我族類的態度便出現了。
還是,聖荷西的族群間的競爭關係會越來越白熱化了,哀。
ps.窩在圖書館後面就是印度人,他很有禮貌,哈哈(乾笑

0822 台灣人的特性

摘自創作的散文篇內:
無論清軍如何兇殘殺戮,林爽文的兵雖是屢敗屢戰,但抵死不退,福康安只能在奏摺上用「詭譎異常」來形容不怕死的台灣人。

0823 Filoli Garden

【Filoli Garden】
此次Anna的妹妹帶我們去Filoli Garden,
是一個相當漂亮、浪漫的地方,
讓人不禁想起了祕密基地的事情,
走在滿地得漂亮的花園中,
也不禁參考了其對於自己花園、土地、屋舍的規劃。
約莫18世紀,他們從英國來到這裡以挖金礦致富,
繼承的第二代將此庭園古堡捐出來讓大家參觀和出入其中,
讓我們可以窺見18世紀的人們生活的模樣,
除了250英畝的大花園、果園之外,
還有自己居住的地方,
參觀了一樓,
有起居室、閱讀室、客廳、廚房...,甚至是可以開party很大的交誼廳!
其中有一間更是展示了當初航海世紀的展示物,
看到好多船,
感覺自己的血液裡面有很多觸點互相輝映。
我們邊看邊驚呼連連,
整棟建築就是一個文件展的博物館 smile 表情符號
覺得這些都是在紐約的大都會博物館中看見的那些阿,
在大客廳裡擺放了許多來自東方小時候看見很多的瓷器古物,
還有西方的壁畫、建築雕飾、匠工精細的骨董家具等等。
對於西方人來說,
來自東方的物品更是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因為那是截然不同的種族阿,
難怪讀的中國史裏面寫八國聯軍將中國的很多物件都搶走了,
在一個豪華的上流西方家庭中,
總算知道為什麼當初中國人的物件在八國聯軍或其他戰爭中會被搶走了。
美國的自由在這裡,充分地給人們信任,擁有很大的自由度,
每一個來美國的人們,儘管沒有美國人的權力,
卻都擁有跟美國人一樣的自由,
原來這是一個自由國家的吸引力,
每一個人都可以成為一個完整的人!
可以實踐自己的理想與夢想!
而我期待台灣也可以成為一個這樣制度完善的國家!
‪#‎台灣國‬(為什麼一個花園可以讓我寫成這樣,orz
關於Filoli Garden:http://www.filoli.org/
照片從此入:https://www.facebook.com/Just.in.sense.tw/posts/959863600740839?pnref=story

0826 族群應該和解,台灣的總統候選人都應該要有這樣的想法觀念!

以研究台灣歷史「林爽文抗清」身分的人來說,
蔡英文這篇報導深得我心,甚至覺得感動。
歷任的中華民國領導人是否真的有以「台灣」的民族來做「縫合傷痛」的動作?
沒有!
沒有!
都沒有!
所以至今我們都市、農村,
只要講到藍綠惡鬥、本省外省、二二八、白色恐怖,
甚至講到以前的漳泉械鬥、客家、原住民,
我們閉口不談,最後因為一直沒好的「傷痕」,又有新的痛來,而憤怒!
我們都沒有好,不是嗎?
那些被壓迫的恐懼一直留在我們的血液裡,
宛若鬼魂揮之不去......
若是好了,台灣人、台灣魂 怎麼會流離失所,至此?
http://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1420514

0827

其實我不想那樣不耐煩的,只是剛好修稿子到「林爽文到埔里」這個橋段,林爽文在埔里的相關文獻真的少得可憐,不能說少,是幾乎沒有。
是說,連福康安的文都可以打錯字,把「埔里社」打成「埔並社」了...
然後,我找不到 埔里社的埔尾,為什麼有小孩走失的悲傷感.....
大概是因為知道接下來林爽文的日子其實不太好過吧,要沒東西吃、又要一直逃命、一直被很會打仗的原住民族追.....。

0830東勢 林梨宮

東勢角【林梨宮】
這間廟不知道為什麼,就在這裡了,
問了好幾個當地人都不知道廟的緣由。
右內「深居爽文四股恭遷橫排口」、左內「究守崎頂眾信遷徙三公里」,
右外「四角林竹頭嵙前後瞻仰」、左外「打鐵坑牛欄棟左右依歸」
前不著村、後不著店
荒山野嶺,卻是通往涼快的大安溪邊的山野僻徑上。
人在外頭,只好借用人家的照片了~
圖片來自:臺中市大甲河聚落文化發展協會
照片下的留言:
  • 涂文欽 查客家委員會臺灣客庄文化資產普查資料庫:下新莊橫排口伯公祠座落於勢林道路中途旁,又稱為「下新莊林梨宮」、「東新里林梨宮」等,原為小祠,主要係東勢鎮東新里第8、9等兩鄰居民奉祀的伯公祠。百餘年前,下新莊橫排口伯公祠原位於現址東方約3公里處,民國65年(西元1976年)10月9日始遷移至現地,有「勢林福地」之稱。
  • 涂文欽 南華大學建築與景觀學系環境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劉秀穗<921>p35,附註57的注解: "參照臺灣博物館岸裡社古地圖〈林亂岸番把守圖〉及《欽定平定臺灣紀略》,可以迴溯當時林爽文率眾橫渡大甲溪時,遭泰雅族兩次伏擊,作戰地點也曾達四角林宋文坑、埋伏坪一帶。然而這場以泰雅族為主的重要戰役,在此後的官書紀錄裡鮮少記載,只能根據相關奏摺及古地圖來加以相互印證。"
    • 也品文藝 東勢的資料本來就很少,加上當時東勢屬於界外之地,故清國不太可能會有相關的資料...

      地圖的部分就還需要做踏查才確認了,手邊都有資料,但是沒有訪問的話,有些資料就會隨著人的逝世消失,也就不知道是真還是假了。


      謝謝涂兄,返台之後的確安排了幾趟要去做訪調,屆時再與您分享 smile表情符號 。
    • 涂文欽 以前土牛過去就是原住民之地.立有土牛界碑.故石岡近東勢有土牛這個地名.現有界碑在土牛國小內.
    • 也品文藝 有喔,那裏去過,還有不少秘密八卦呢,哈。
    • 也品文藝
      回覆······
  • 涂文欽 依對聯頗合乎伯公廟其從宋(爽)文坑遷移至目前橫排口的歷史,是否與林爽文有關尚待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