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凱惠/賊走路、鄉親寮:由生活日常重新認識林爽文
中寮鄉早期又名「鄉親寮」,《臺灣客語概論》記載:十八世紀乾隆年間的中寮,因廖姓族人與人發生爭執,於是邀請林爽文來當和事佬、做公親。原本雙方爭執已到了拿起鋤頭傢伙,準備械鬥的場面,因林爽文的居中協調,而將大事化小、小事化無。「林爽文事件」後,中寮鄉親感念林爽文的義助,遂將地名變更為「鄉親寮」。
由此可見,林爽文在當時是一位具有影響力的人物,並且獲得大多數人的推舉和信賴。「林爽文事件」起事初期,抗清的人們指定大盟主非林爽文不可,「眾擁爽文為盟主」,不然他們就不想繼續南攻了。
今日北中寮有一個地方,就叫「爽文村」。林爽文曾帶著上萬人離開大里之後,經過九九峰火焰山,再向南路過今日的爽文村,並在此地紮營。
1836年(道光十六年)的《彰化縣志》卷二〈規制志〉中已有記載「爽文路」的地名;到了1879年(光緒五年)夏獻綸畫的《彰化縣六社輿圖》中,也可看到「爽文路」的前身,即臺中岸里番社平埔族所繪《按理番社把守圖》中的「賊走路」。從這些記載中,似乎可以琢磨北中寮人們對於「林爽文」頗有感念和懷念的意涵,不然誰會說:「嘿,我是『爽文村』的人」呢?
林爽文曾居住過大里,並在此建城池、挖壕溝、設立元帥府。當時福康安被大里杙人以砲火伺候、不停止地夜襲之後,隔日他率大軍進入大里杙城,發現竟是一個空城。於是福康安憤怒焚毀整個大里杙庄,並將五座林氏祖墳挫骨揚灰,抄封大里杙林氏八百多甲土地。
對大里杙人們來說,這是一個歷史上的創傷、家族難以抹滅的印記,因此面對林爽文事件,人們是相當矛盾的。然而近代後人仍在大里區內以「爽文路」命名,跟爽文村一樣設置了爽文國小、爽文國中,以紀念這位大里杙的一代風雲人物。
其他地名傳說包括:國民政府來臺時,原本要將乾隆皇帝嘉獎守城的「嘉義縣城」改成「爽文市」,霧峰則有「爽文市場」,甚至林爽文離開東勢被泰雅族突襲往北走經過的馬達拉邦山陡坡,也被命名為「爽文坡」,苗栗卓蘭還有「爽文坑」等等,族繁不及備載。
究竟「林爽文」是一個怎麼樣的人?為什麼他有這麼大的影響力,讓臺灣各個地方的三十萬人們願意跟著他一起束旗反清,甚至在他亡命被捕之前,身邊還跟隨著一、兩百多人?這些人都知道自己即將會死,為什麼還緊緊地跟著爽文呢?
林爽文的「勇敢」在《乾隆平定臺灣戰圖》可以觀察得到。當林爽文在竹南老衢崎被抓時,只有他和一直緊緊跟著的何有志兩人,但現場的清兵鄉勇卻有四百多人。從銅版畫中可見,面對林爽文本人,清軍僅有少數人包圍林爽文,其他人都站得遠遠的,而林爽文則一絲畏懼都沒有,表情淡定宛若這一切都在意料中。或許,如此無畏無懼、英雄姿態的領導者,正是當時受苦難的臺灣人們,所共同期盼與需要的。
民間如何紀念林爽文?
民間記憶林爽文的方式,非常多元且複雜,除了上述遺留下的地名傳說,今日仍可在民間社會看到祭祀林爽文革命死難者的相關祭儀,諸如:新竹義民祭、竹南中港祭江、沙鹿至鹿港等地祭祀王勳、烏溪流域祭拜七將軍、嘉義忠義十九公信仰、北港義民廟等等。
晚近更有研究發現,雲嘉地區於農曆五月在住家大門口進行普渡儀式的特殊習俗,也與林爽文革命事件息息相關。這些祭祀行為,有些雖是宣稱紀念與林爽文相互抵抗的「義民」,卻也經常可以發現,其實這些儀式是對事件死難者的集體祭祀。或許,這就是革命事件塵埃落定後,臺灣民間社會集體療傷的一種方式。
我們從今日臺灣所擁有的地理、傳說、節慶等痕跡,皆可看到「林爽文事件」對後人的影響;而從文獻中也隱約可見其性格,這些都是在清國官方歷史中沒記載的,也是臺灣社會至今也尚未正視的部分。
若把歷史視為一個生命體,而這生命體在臺灣這個島嶼上不停輪迴,第一次輪迴不去面對問題及處理,再來一次時因著我們的習慣或許又會重蹈覆轍。無論從過去各個斷代史來回望臺灣,或是將臺灣這個島嶼的歷史視為一個完整生命體,若我們能如林爽文般以無畏大方之姿,勇於面對、討論及處理這些棘手問題,臺灣人的未來、臺灣人的後代會不會就能少走一些冤枉路?在看似糾結迴圈中撞牆的次數會不會少一點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