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6日 星期二

【林爽文事件】中的客家人【李喬基】

上周末,感謝 涂文欽 (Bunkhim Thoo) 老師 帶我們走訪豐原、神岡地區有關 林爽文事件 的所有可能相關的遺址,其中位在神岡紅圳頭紀念北莊義民首的李喬基之義民祠,以及豐原朴仔口萬順宮對街的古老祠和義塚,讓人印象深刻,它們沉默提供了大甲溪下游地區有關於 #林爽文事件 古戰場的線索。來說說有關紅圳頭的義民祠◎
--------------------------------------
李喬基又名李安善,在東瀛紀事裡這麼寫:
「北莊有嘉應州監生李安善者,素懷忠義。其祖先自平朱逆有功受職。及『爽文』攻諸羅城,安善在彰化岸裏社,首先捐貲,招募民番,糾合各路義勇,伺『爽軍』 攻郡城,遂與原任彰化縣張貞生、把總陳邦光克復彰化城,獲楊振國、高文麟、陳高、楊軒檻送內地伏誅。時各路義民中不乏不肖之徒,乘危劫掠,致脅從者無所 歸,其未從『爽文』者亦不敢出,以故空城莫守,仍為『爽軍』所據。

安善為人公正,約束義勇亦嚴。而北莊在『大里杙』後,『爽軍』畏其逼,並力而攻。各義莊皆切自守,莫為之援。安善赴鹿港軍營領鉛藥,回至牛罵頭,被執於『爽軍』。不屈被支解之。聞者壯其節而傷其死。」

因此,福康安在事件平息後上奏撫卹,乾隆下旨:

「...又監生李喬基,當林爽文倡亂時,首先倡義,捐貲招募民番,分撥義勇,協守海口,殺賊甚多。迨被擒迫降,不屈礫死。...壽同春、李喬基,俱著賞給縣〔■〕職銜,並著該督撫等查明伊二人子嗣內可以造就者送部引見,候朕酌量加恩。」

從上面的官方奏摺內容來看,李喬基一開始就捐錢招募岸里社以及北莊的粵民防守大甲溪,阻止林爽文部隊北上攻略,因此北莊慘遭攻擊。然而附近的泉人聚落並沒有出手援救,因此,李喬基只好前往鹿港的清軍大營領取彈藥,以增強火力,沒想到從牛罵頭返回北莊時,被爽軍擒獲。

李喬基被送到大里杙,在姚嘉文(前考試院院長)的「紅豆劫」和林建隆流氓教授的「刺桐花之戰」書中,都有詳細描寫林爽文因愛惜李喬基的才能,日以繼夜地勸服他共同抗清,但李喬基都抵死不從,勸降終告失敗,使得李喬基被衝動的爽軍給殺死。
然而從紅圳頭的歷史沿革中,並沒有說明很清楚紅圳頭戰場的福佬人,是抗清聚落或是對抗爽軍的義民聚落,只是說「鄰近北莊的紅圳頭福佬人聚落抵抗不住被毀,死傷不計其數...」
紅圳頭被毀後,整個庄頭西移到神岡街地區,經過55年之後,同安人陳為登擔任五莊總理時立名為「同寅街」。

然而,在吳正龍老師的「清代台灣的民變械鬥與分類意識的演變一以林爽文事件為中心」的研究論文中,所統計中部地區的[抗清]VS[義民]的原籍,大約是這樣:

漳州的福佬+漳州客家+泉州同安(抗清)
VS
泉州福佬+潮州嘉應客家+汀州福佬(義民)

紅圳頭的泉人顯然是同安人,也就是可能是所定義的抗清爽軍,而不是與李喬基並肩作戰的「民番」,北莊是附近漢人聚落唯一的客家夥房。

沿革中寫道,因陳炎正老師的發現,使得今日紅圳頭善心人士為古戰場作三年的超渡法會,成立了義民祠。

無論立場是站在哪一方,李喬基先人為了堅持核心價值而不畏懼死亡的精神,令人感佩尊敬;而在非常有限的軍力之下,阻擋爽文抗清勢力越過大甲溪,可見其軍事和領導才能,這也是為何林爽文一直不想放棄要說服李喬基共同抗清的主要原因。

最後,無論紅圳頭底下是抗清或義民之英靈,相信都從超渡法會中,獲得安息~

@相關照片:https://www.facebook.com/JISArtCenter/photos/pcb.1040185079445178/1040122919451394/?type=3&theater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