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16日 星期六

【溪頭土地所有權探究】

台灣的地權在歷史上經歷過多次變革,
在每個有權者對土地的過渡時期的做法卻不同,
相當有意思的是,我們也可從中看到每個當政者的民族性、做事情的態度。
清國各個皇帝隨著階段因只將部分台灣納入領土中,原民朋友的土地還是自己的!日治時期對於清國在台的土地大租、小租、與原住民之間的土地關係調查得相當清楚。
也品文藝工作室新增了 2 張相片
4月13日
【溪頭土地所有權探究】
1902年(明治35年)日本東京帝國大學台灣演習林成立了,盯上了臺灣新高山至鳳凰山官有森林(即今南投縣鹿谷鄉鳳凰山至玉山一帶)。
剛好1901年台灣總督府成立「台灣臨時土地調查局」,計畫十年內,完成台灣土地清查,建立地籍資料,並且以登記、繳納契稅、公證方式,經由官方發給認可完成土地登錄。
這過程,人民必須提出清代土地買賣契約來證明土地所有或使用權。調查委員會則藉由契約來判定業主權、空間座落範圍(廳、堡、庄土名、地番-地幾番號,今地號)等等,然後到1903年,順利完成了37,869幅「庄圖」/地籍圖的測繪。
1904~1908年,日本當局完成「地押調查(1/1200)」,包括實地調查地形、地目異動,有無新登錄土地台帳,以及地圖與實地是否符合,完成「土地台帳」建置。
若於1903年買賣溪頭竹林地,手上持有紙本的買賣契約,墾民只要提出申請,地方官廳完成書面(包括契約抄本)、實地調查,確認土地業主權歸屬,再給總督府簽核、發給「指令書」就可以登入「土地台帳」了。
溪頭位在東帝大演習林的範圍內,行政區則隸屬於「庄圖」中的「斗六廳林圮埔支廳沙連堡內樹皮庄」的範圍內。問題是,自清代即到溪頭開墾的人民的土地若位在演習林內,東帝大是否承認墾民的林地所有權?允許土地放領?
1904年(明治37),台灣總督府移交陳有蘭溪到鳳凰山「官有森林」~成為了「東京帝國大學農科大學台灣演習林」。接收事宜,除了官有土地讓渡,還包含了當地原住民的安置問題、樟腦事業的分配問題,以及最重要的,未來演習林的設計和經營問題。二次大戰期間,演習林不負所望,為東京帝大每年收入盈餘一百多萬,可繳回東京八十萬元。
1905(明治38)年為了演習林的設計,東京帝大派出一位林學博士川瀬善太郎來臺調查。他的建議是:東京帝大農科大學就近已有千葉縣之演習林,而每年要送學生到臺灣來做實習,於經費、技術上似有困難。倒不如,將此演習林設計為寒、溫、熱三帶植物並立之實驗林場,形成所謂的「模範森林」,比較合乎實際的狀況。
也許從1914-1924 日治時期關於「官有林野」整理資料中,找到溪頭民有土地的另外佐證。但最直接的莫過於這份「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農林處林務局接收東京帝國大學臺灣演習林檔案」。

關於爺爺的農村記憶

這些看似老派的阿伯們,
讓我想到我爺爺,
出生在日本時代的人。
那一個年代在山裡老家的資源是很少的,
賺食不容易,爺奶也這樣拉拔我爹跟他的餘下六個兄弟姊妹長大。
那一個村子裡小小的,
大家都認識,門戶大開,小孩都被放任在村子裡跑來跑去,
跑去鄰居親戚的客廳裡看著電視也無礙。
到很後來我才知道隔壁戶跟我們家是不同的姓氏,卻有著親戚關係,
我們的上一代、上上一代是同一隻,整個村子我猜大家都是親戚,大概類似張家村之類的,只是不同姓罷了。
這個村子真的太小了,走著就可以去柑仔店買零嘴,
爺爺最寵愛他的孫女,帶著他的孝順兒子給的零用金帶著孫女去買糖吃。
記得有次,爺爺搭著車從那個村子裡來到這,只為了拿一份好像很重要的文件給父親,現在想來可能是搭到竹山後再轉車來,尚未滿18歲的我偷騎著摩托車也不敢帶著爺爺去坐車,現在想想應該陪著他走去搭車的呀,爺爺好像也只是拿那份文件來,也沒有想要進入房子裡坐坐,文件拿了之後就準備去搭車了,騎著不怎麼順的摩托車跟著爺爺走了那一段路,其實一點都不長,可是對記憶不太好的我的記憶好深、好深。我想那是濃濃的爺孫之情吧,所以才讓我看到這些老派帶著紳士帽的阿伯們想到了出門老是帶著紳士帽的爺爺吧。
好像太多話了..繼續工作了..
https://www.facebook.com/chang.chaotang/posts/866013356770909
Chang Chaotang 新增了 24 張相片
歲月再見
艋舺 1970s - 80s

2016年4月15日 星期五

柴燒

有人說這是「玩物喪志」,我說「喪志」也太難聽了。
謝謝老師的「阿舍乾麵」,一邊吃著乾麵,一邊欣賞老師的柴燒的作品,也難怪會被說是「玩物」了,哈哈,真的讓人超級滿足與幸福的!原來內心的創作魂從未消失!

2016年4月13日 星期三

緬懷年輕的攝影時光

突然想到,國中就開始拿著傻瓜底片機拍了許多,
現在想想覺得自己真的很敗家呀~
後來大學時,學會自己沖洗照片,
窩在一間幽暗的底片房中,
屏氣凝神在黑暗中手緩慢地將底片拿出來,
將拍攝的底片沖出來之後,
再以投影機將照片顯影出來。
現在仔細想想,
這大概是做的所有創作的事情中,
最安靜的創作過程了,怎麼會忽略這樣的感受呢?
本來自己覺得應該會熱愛洗照片的感覺,
回到南投內地之後應該還會熱血的準備一間有冷氣的暗房,
然後攢錢買著N牌單眼的FM2、或FM10,
拍拍農村的風光~
哀,沒想到 時間 在接觸公民議題之後,越發稀少~
看了這些大師拍的照片、分享的經驗之後,
真的好想念拍底片、洗照片的驚喜呀~
蠢蠢欲動....
----
剛工作回來後,繼續趕企劃去~
https://www.facebook.com/Just.in.sense.tw/posts/1091539000906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