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29日 星期二

「反思」的藝術—2010年『反思「雙年展」的雙年展』

「反思」的藝術—2010年『反思「雙年展」的雙年展』            文/張凱惠

觀看此次2010台北雙年展,思索著『反思「雙年展」的雙年展』中的作品,搭配「反思」著各式各樣生活大小事的概念,單看展覽名稱無法切確瞭解策展人想要表達什麼。以「反思」的字面意義來說,就是「反省思考」,而雙年展、藝術作品為什麼需要「反省思考」呢?

究竟藝術走到了什麼樣的地步,需要到作這樣的動作?就如同人生般,當走到已經無路可退的時候,只剩下迴身看自己的生命經驗,似是貪婪的想從梳理過去中去汲取到什麼,讓生命能有繼續下去的一點光。展覽中的論述,以及諸多作品嘗試使用作品去「提問」,甚至試著顛覆觀眾、觀賞的創作者對於藝術的形象;也許我們已經將藝術貼上了標籤,藝術該是….如何….如何,藝術怎麼做才符合當代?等等,似乎遺忘了藝術它的多元,它的簡單,它的美好。而在這裡,展覽試圖去將藝術家所看見的將之呈現,提醒我們對於藝術剩下那灰燼的熱情。

最讓人感到興味盎然的莫過於此次雙年展中所新增--在策展過程中設置監督策展機制的「衛星計畫」;是不是雙年展策展、佈展的過程中出了什麼樣的問題,必需要透過這樣的機制讓雙年展有一個更趨於完美的展覽?而「監督」的起始存在,是否為了要讓展覽有更進一步的發展?這諸多跡象都顯示著此次雙年展欲揮別過去以往的包袱持續前進。

進入大廳,看著一張張的桌子上面擺著酒瓶,不常看展覽的人們,還以為這是花博的特展,想著在美術館中擺這個?在美術館看見Google辦公室,甚至是古典的畫室、置物櫃,或藝術家跟你回家;這當中,策展人、藝術家想要辯證什麼?這樣「日常生活」的畫面擺在美術館,藝術與日常生活中間的分水嶺是不是漸漸的模糊,難以分辨?而這正是策展人想要從政治性藝術中去煉的金丹「中性化」,撕掉二元的標籤,讓藝術遨遊於各式各樣的表現的形式、理念;在當代的流行藝術當道下,藝術似是剩下那些檯面上流行的那些了,其他風格似是看不見了。若繼續的探究下去,可看到這中間的環環相扣的權力、位置關係,似是牢不可破般,推論到這裡,似乎也可以從《台北市立美術館館長選拔賽!/館長剪輯版》看見!不禁莞爾一笑。

而個人對於「反轉(中性化、去自然化denaturalized )」,仍抱持著諸多疑惑;當藝術必須透過「反轉」的動作去彰顯藝術的純粹性、多樣性的時候,這是不是代表著藝術過程的層層權力機制是有問題的?必須透過「使不自然」使其「自然」、越加「純粹」,或更有藝術的「力道」?這樣的過程中,會不會讓其失去它純粹的藝術性呢?還是尚未闖關成功,就胎死腹中?抑或追本溯源,從最根本的緣起一關一關的反思、反轉、改變呢?面對這樣龐大的系統看來,似乎也是大哉問了。由此可以看見策展人的企圖心,雖無法解決大環境的問題,但讓人意識到問題的存在,也真是足夠了。

寫到這,究竟我們能為藝術做什麼呢?熱愛藝術的我們,怎麼讓藝術與我們都自由呢?在這個過程中,以為自由的我們,從未自由,背負了層層的包袱層層的框架,學習藝術的過程中,老師有限的教導,學生有限的學習,成為實習的藝術家之後,被市場、展覽館衡量,經過濾網之後的觀念、創造、藝術還剩下多少?

也許,「反思」的不應只是雙年展,而是每一個不自由的生命,是否感到生命受到侷限?感到創作時空氣稀薄?還是覺得每個展覽看起來都差不多?走到這個階段,是該尋求「反轉」的時刻了────尋求「反轉」的第一步,獨立思考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理所當然」的存在性,覺知問題的點,創造作品風格時,為了藝術市場而創作、流行嗎,作品為了什麼而存在?在習慣的養成時,頓頭思考習慣存在的時間點在哪;當每個動作都存在「反思」的意識,「反轉」社會的可能才有所可能,「藝術改變社會」也不再可憐兮兮的只是口號,也才有發揮力量的空間。

有人質疑「反思」存在的必要性--『反思「雙年展」的雙年展』是否需要「反思」?我想,大概真正瞭解藝術生態的人才懂得吧。




注釋:
  1. 1. 來自2010雙年展的網站http://www.taipeibiennial.org/web_TB_2010/index.html
2.此文章刊登 藝評台http://artcriticism.ncafroc.org.tw/article.php?ItemType=browse&no=2410
3.全文首發表於國藝會藝評台:http://artcriticism.ncafroc.org.tw/